PHEIC事件及外贸进出口企业的风险应对策略 来源:世纪通供应链 发布日期:2020-02-01

 

       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世卫组织定性PHEIC事件,甚嚣尘上的“疫区国谣言”,将在短期内给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造成怎样的后果?外贸进出口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即将到来和正在发生的贸易风险及法律风险?我们准备好了吗?

      北京时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PHEIC 为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international concern”缩略词。“公共卫生风险”是指发生不利于人群健康事件,特别是可在国际上播散或构成严重和直接危险事件的可能性。“PHEIC” 是对“事”不对“国”,这是表示事件需要各国高度重视,而不是单纯的把哪个国家定位“疫区国”

      参照《国际卫生条例(2005)》条款(简称《条例》)规定,一旦发生“PHEIC”,WHO将提出临时建议或长期建议,包括遭遇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缔约国或其他缔约国对人员、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和(或)邮包应该采取的卫生措施。

      按照此次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临时建议,并没有直接针对进出口贸易采取任何强制性限制措施,也极力避免临时建议对国际贸易和人员流动造成过度干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拒绝人员和货物入出境或延误入出境超过24小时的缔约国需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备的措施,有利于保护中国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

       从过去五次PHEIC事件的实践来看,极少有国家因为疫情而对进口货物采取“封境”的极端措施。而且,《条例》同时明确,这些所谓的“临时建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归根到底,各个国家根据“临时建议”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仍然属于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务。根据《条例》“临时建议”应在公布后三个月自动失效,但是突发事件委员会可视疫情发展决定修改或延长“临时建议”,直至下一届世界卫生大会召开。

       尽管此次公布的“临时建议”本身并不包含可能严重限制中国出口贸易的措施,但是关于PHEIC的认定,将使更多国家认识到疫情的风险,部分国家可能人为设置贸易壁垒,增加我国出口难度。此次关于PHEIC的认定,仍可能对国际舆论和大众心理产生引导作用,并由此可能产生企业层面的各种合同纠纷。由于国内疫情而推迟节后复工,延误生产以及疫情带来的物流变动等建议出口企业及时与合同对方协商,延期交货或就出口国的检疫措施全力配合;但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必要时可以世卫组织关于PHEIC的决定为“不可抗力”为理由交涉,减免经济损失或者进行法律救济。同时受影响的企业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实施调整生产计划、调整供应链管理、做好现金流安排等措施,将经济损失及舆论和大众心理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这次世卫组织特意提出的对中国的信任,以及不建议对外贸、出入境进行限制,也是在舒缓PHEIC对于经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意味着当前疫情对贸易的直接影响可控,但整体影响需要根据疫情演化进行判断。以往经验,PHEIC的认定,对于进口贸易影响小一些,但疫情会影响到进口贸易的物流时效与仓储环境。由于疫情可能导致航班变更,船期变更以及港口、机场等交货地点的变更,陆运流程涉及隔断消毒等程序,进口企业要随时协调变更物流与仓储方案。同时由于疫情,进口环节涉及的物流、报关、付汇相关部门企业可能工作时间也受到限制,进口企业需要提前沟通规划,做好相关安排,避免由此带来的损失。

      深圳市世纪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也随时准备,针对客户面临的具体问题,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在这个特殊时期共度时艰。





扫一扫访问手机网站